张荫桓死于谁之手

游宇明
2022-10-09
来源:湘声报

游宇明


看了上面这个题目,估计有些读者会莫名其妙,这种“常识”还用问吗?史书早有记载,张荫桓死于慈禧之手,没有她下的指令,谁也不敢剥夺这么高级别的官员的生命。如果我说:张荫桓更是死于小人的谗言,您相信吗?

在叙述那段“隐历史”之前,我们不妨先说说张荫桓的生平。张荫桓是广东广州府南海县人,做过按察使、总理衙门大臣、户部和礼部侍郎,出使过美、日、秘、英等国。少应童子试不遇,清同治三年(1864),27岁的他捐得山东知县之职,受到巡抚阎敬铭、丁宝桢等人的器重,招至幕中掌文书公牍,同治七年(1867)被保荐为道员,赴湖北,在总督李瀚章幕中总办营务,此后官位如芝麻开花节节向上。他与康有为是同乡,两人关系密切,政见一致,他曾向光绪帝举荐过康有为。慈禧先是将其流放到新疆,义和团运动兴起后又诬其通俄,把他处斩。

吴永口述的《庚子西狩丛谈》记载:张荫桓当年亲口对他说过,自己之所以被定罪名,主要不是因为荐人的事,而是李莲英在背后做了小动作。那年,张荫桓出使英国回国时,曾选了两枚宝石,预备送给皇帝和太后。一为披霞;一为祖母绿,可以充帽准之用。归国之后,张荫桓将红宝石、绿宝石分别进奉给光绪帝、慈禧太后。光是论价格,绿宝石其实大大高于红宝石。当时有个惯例,京外大臣进奉,必须经过李莲英的手,即使是呈贡给皇上的东西,也要先由李莲英呈明太后过目,才能进御。懂“规矩”的人会为李莲英另外准备一份礼品,价格稍逊于贡品,但不能相去太远,以避免李说不利于自己的话。张荫桓当时很受太后信任,又生性清高,没将李莲英当回事,这次也无一馈赠,李因此怀恨在心。进呈时,太后拿着祖母绿左看右看,高兴得不得了。没想到李莲英在旁边冷语说:“难为他如此分别得明白,难道咱们这边就不配用红的吗?”李莲英这句阴阳怪气的话带有巨大的杀伤气。当时世风,嫡庶衣饰,以红绿为别,正室可披红裙,而妾滕只能用绿色。慈禧本来就是咸丰帝的小老婆,由于儿子做了皇帝,才在丈夫死后被加封为太后,李莲英一言刺激,适中其忌,慈禧太后脸色突变,立命将两份贡物退还。消息传出后,那些落石下井的人马上找借口参劾张荫桓,张荫桓先是无端被讯问,后来便被牵连进政治案件。

在张荫桓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晚清政治的三个问题。一是掌权的人缺乏应有的道德光华,私念太重,在小人之挑拨下,对臣下一有不满,便毫无顾忌地施加报复;二是上位者的报复没有必要的规则加以约束,能够轻而易举地落到下位者身上;三是臣下受了委屈,没有辩白的平台,只能听天由命。

张荫桓死于小人李莲英的谗言,不,他更是死于一种被小人绑架、贪腐成风、高度封闭自私的权力环境中。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