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亚妮:从三个相统一视角 深刻领悟“两个结合”

2022-12-23
来源:湖南政协新闻网

杨亚妮1.jpg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对此,我们需要从三个相统一的视角深刻领悟这“两个结合”。


理论指导与实践发展相统一的视角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论体系而非简单的教条。它是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其中所包含的各项理论间都紧密联系、相互作用形成有机整体,并不是多个理论的简单罗列,它既是理论自身不断丰富完善的结果,更是一个不断丰富完善的永恒发展过程。因此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要运用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的问题,而不是要背诵和重复其具体结论和词句,更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成不变的教条。


回答并指导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任务。当前,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因此,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就是要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更好指导中国实践。


理论逻辑与历史文化相统一的视角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毛泽东同志指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被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所接受并成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就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亲仁善邻等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与马克思主义高度契合。


以高度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党的百年奋斗历程让我们更加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贯穿其中的一个基本点就是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因此,我们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


理论创新与基本原理相统一的视角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因此我们必须完整、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看家本领,还要反对任何形式的对马克思主义割裂、肢解和歪曲。


必须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任何伟大的理论和科学方法都产生于伟大的时代,其形成都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理论来源和主观条件,既有历史的必然性又有现实的客观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面临着生产方式、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以及整个世界与社会的深刻变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我们要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人民至上、自信自立、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系统观念、胸怀天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